黟县:35年 从山区小县到世界旅游胜地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 | 时间:2020-05-28 08:54:57
作为中国最早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之一,历经自发发展、数量扩张、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四个阶段,黟县在旅游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该县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旅游要素相结合。围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与摄影、影视、农业、生态、节庆、赛事等相结合,在撬动旅游产业资源融合和旅游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带动了大批农民增收致富,被称为全域旅游的黟县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点赞。
 
历经35年的旅游发展,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围绕文化遗产和田园风光,黟县将文化、体育、农业、摄影等业态融入乡村旅游中,实现了由一个山区小县向世界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走出了“小而精、精古特、特而强”的全域旅游创新发展道路。
 
发展历程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始建于公元前221年,是古徽州最早的建置县之一,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2007年,黟县被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此后荣获10余个国家级荣誉。
 
黟县是中国最早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之一,自1986年西递村开办旅游后,宏村、南屏、屏山、关麓等景区不断涌现,历经自发发展(1986~2000年)、数量扩张(2001~2005年)、规范发展(2006~2008年)和2009年以来的品质提升四个阶段,形成了以徽黄集团和京黟公司为龙头的5大旅游经营主体、17个旅游景区,其中A级景区10个。2013~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量由643.53万人次增加到1196.09万人次,年均增幅14.31%;旅游总收入由51.82亿元增加到98.71亿元,年均增幅7.81%;服务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51%,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90元增加到15349元,年均增长8.6%。
 
成功经验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黟县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旅游要素相结合。通过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培育非遗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等促进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梳理非遗项目113项。
 
按照“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黟县把“村庄变景区”作为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打造了五里桃、深冲茶等特色农业村20个、农旅精品线路10余条,年吸引游客200余万人次。加快全县土地流转步伐,实现了农户增收、旅游发展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三赢”局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率已达63%。
 
秉承“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上”原则,把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成功打造了石林花海观赏景区、塔川国家森林公园、五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森林景区景点。
 
推动旅游业与体育赛事融合发展,连续举办14届国际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先后承办全国山地车冠军赛、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黄山站等重大赛事,年吸引运动员及游客200多万人次,成功打造中国黄山(黟县)超级越野赛、“黄山168”商界精英徒步越野挑战赛等一批户外运动品牌,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自行车节、“黟县骑行线路”分别成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和精品推介项目。集健身观光、运动体验、休闲度假、体育养生和体育赛事为重点的体育运动产业已成为黟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与农户增收致富相结合,引导发展。近年来,全县农家乐、民宿等新兴休闲乡村度假旅游发展迅猛,在撬动旅游产业资源融合和旅游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带动了大批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举措
 
创新实施国有全资公司作为全域旅游主要市场主体。成立国有全资子公司徽黄旅游公司作为发展全域旅游新型业态,打造对外合作平台,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黟县大景区建设提升,旅游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六大任务,整合11个景区的开发、经营、管理权,2018年实现资产总值8.5亿元。
 
创新实施民宿产业发展举措。黟县把皖南古村落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利用相结合,已发展1193家以住宿为主体的民宿业,通过租赁、合作、流转、挂牌出让,促进古民居有效保护和利用,发展餐饮服务业1046家,发展写生基地97家。
 
创新实施3条旅游风景道建设,设立7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8处休息驿站,改造原有公路沿线的加油站、邮政局、党群服务中心,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创新“旅游+”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旅游+城镇化”典型发展模式;以“123”厕所革命工程为抓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游客舒适度;通过开发旅游大数据平台,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全力打造民宿集群、帐篷酒店、森林木屋等业态;开展销售扶贫、公益摄影作品义拍等活动,推进旅游扶贫富民工作;围绕“黄山之南、全景黟县”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开发手机App,实施精准营销。
 
主要启示
 
立足保护,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在对文化遗产、历史名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过程中,黟县在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利用水平,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同质化开发利用。对于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并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等工作,促进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传承。保护传承好这些带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瑰宝,让其焕发出新的活力,绽放出新的光芒,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社会价值,是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
 
立足特色,梯度推进。黟县立足自身特点,进行深层次开发,突出特色和重点,形成梯度,稳步推进。既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又使乡村旅游成为保护乡土文化,特别是提升特色的地域文化的新途径。在抢救一批濒临湮灭的且具有重大旅游价值的乡村旅游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开发面,整修、复原旧景点,做好新老建筑间的配套与协调,并逐步向边远的、落后的、基础设施较差的,但旅游潜在价值较大的乡村推进,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立足共赢,共建共享。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黟县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的眼光,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项目开发策划为指导,集中连片开发,实施资源共享、线路共连、客源互送,以整合资源,最终建立一个产品各异、市场一体、效益共生的无边界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倍增效益。同时,还将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形成具有互补性、差异性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业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乡村开展合作,规划旅游路线,串联景区景点,组团营销,实现互利共赢。
| 中国网韵动安徽直播
| 相关新闻

11月10日上午,在合肥市政务中心的阳光大厅,200多幅与合肥马拉松有关的获奖摄影作品在此展出,这场名为《金标之路合马当先》的摄影展将持续至11月15日。
浏览:4次  时间:17:02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后,巢湖之滨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愈发受到关注,迎来一拨又一拨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纷纷抓住暑期的尾巴走进展馆,了解渡江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
浏览:4次  时间:12:02

8月28日晚,由淮北市市委宣传部、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的“文旅融合点亮相城”淮北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在隋唐运河古镇拉开帷幕。
浏览:4次  时间:16:30

随着中小学秋季开学临近,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坚持把青少年学生保护工作与规范市场秩序、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相结合,不断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护航校园开学季,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浏览:2次  时间:11:18

1月18日,合肥野生动物园发布了关于规范疫情防控管理的公告。据了解,即日起,该园将暂不接待团体性活动预约。
浏览:2次  时间:11:18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浏览:2次  时间:08:32


PC版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