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天柱山,雨后初晴,风光秀丽。近日,在潜山市4A级景区天柱山大峡谷,由该市文旅体局、非遗保护中心等主办的“文旅相融合·非遗进景区”图片展展出,百余幅制作精美精彩纷呈的民间非遗图文,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近期降雨,为大峡谷瀑布群带来胜景,石崖陡水湍急,大瀑布腾空飞落气势恢宏,小瀑布蜿蜒曲折婀娜多姿,通天瀑落差百米,令人心旷神怡。桑皮纸制作技艺、孔雀东南飞故事传说、痘姆古陶……动态的瀑景和静态的非遗美图,为游人带来了独特的视觉盛宴。
目前,潜山市拥有国家、省、市和本市级非遗项目5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6项、安庆市级12项、潜山市级40余项,非遗普查建档项目200余个,省级传承人12人,传习基地2家。
潜山是安徽历史文化名城,为古皖国所在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该市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走出一条非遗发展新路。
该市投入千余万元,通过活态传承让非遗“长生不老”,依托非遗形成的多项产业,年收入达3000多万元,带动近千人就业脱贫。对具备生产性保护的桑皮纸制作、王河舒席、痘姆黑陶等,该市进行合理开发,促其走向市场,同时促进文旅融合,让非遗和旅游实现共赢,将闲置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优势。
该市通过挖掘地域非遗底蕴,搭建群众活动舞台,注入时代元素,让非遗进校园、进乡村、进景区。每年重要节日期间,非遗部门均利用返乡人员增多的有利时机,组织志愿者开展非遗普查,深入田间地头打捞,让民间绝活走出“深闺”。
如今,古老而丰厚的非遗已成为潜山一张夺目的文化名片,非遗传习基地已成为非遗爱好者的劳作舞台与精神家园。潜山非遗这朵散落在民间的小花,在姹紫嫣红的华夏文明百花园里,在世代殷勤浇灌中常开不谢,始终绽放出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