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0年高考后开展面向社会人员高职扩招补报名工作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 | 时间:2020-08-03 08:53:30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今明两年高职院校共将扩招200万人,进一步扩大招生对象,进一步扩大招生院校,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这将有利于解决安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此外,安徽2020年高考后将开展面向社会人员高职扩招补报名工作。
 
具有本省户籍或在皖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村“两委”干部、革命老区专项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等相关培养对象;或具有本省学籍且未参加2020年高考(含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报名或已参加高考(含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报名但未被高校录取的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应历届毕业生等群体(以下简称“社会人员”)。
 
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和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等,均要进一步挖掘办学潜力,根据学校办学资源和生源状况等实际情况,积极踊跃参加高职扩招工作。
 
各招生院校要按照“社会急需、适合成人、易于就业”的原则,依托本校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统筹社会资源,遴选设置办学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力大、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特别是支持安徽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发展领域的相关专业。优先考虑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烹饪、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焊接、汽车维修等在当地就业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
 
高职扩招招生计划在各校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中统筹,由招生学校自主申请,省教育厅根据各校办学条件、所处区域和生源实际情况,核准单列并下达分校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布。
 
招生学校应根据本通知相关规定,结合本校招生实际,科学制定招生章程,其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表述规范。招生章程经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核备案后,方可向社会公开发布,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招生章程中应明确院校名称、办学层次、办学地点、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及办法、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及地点、录取规则、学习形式或授课方式、教学总课时、录取规则(含同分考生录取办法)、学费标准、学籍管理、奖贷助补免措施、学历证书种类、联系方式以及其他须知等。考生在报考前应详尽阅读院校招生章程。
 
2020年高考后开展面向社会人员高职扩招补报名工作,招生院校要积极主动,多渠道挖掘符合报考条件的生源,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报名流程,指导帮助考生完成网上报名、院校及专业志愿采集等,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格审核与确认、报名考试费用缴纳、入学测试等各环节流程。医药卫生、师范类等特殊类型院校要严格审核临床类、师范类等专业报考资格。退役士兵考生资格在报名后由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统一确认。
 
采用“文化素质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的入学测试及评价方式。具体实施办法由招生院校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研究制定。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特殊群体考生可免于文化素质测试,由各高校根据学校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具体考试时间及相关工作安排,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另文通知。
 
改革完善培养模式,要主动适应面向社会人员扩招的生源特点,坚持标准不降、课程不少、学时不减、质量不低、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适应扩招新要求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严格保障集中教学学时,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确保扩招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安全稳定,实现高质量就业。
 
各高职院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社会人员在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新生报到、入学资格复查、学生管理办法等,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办理入学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的,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有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由学校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并颁发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
 
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就业市场,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相关工作,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省教育厅提出,各地、各校要统筹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和高职扩招工作,确保广大考生、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制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考方案、考务细则和有关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具体职责及各环节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工作规程等,对所有涉考工作人员开展全覆盖的考务工作培训和疫情防控培训,确保所有考务工作人员熟悉操作程序及工作要求。要主动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或卫生疾控部门沟通汇报,在卫生疾控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安排和布置考场,加大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力度,加强对涉考场所的通风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要针对疫情形势下考试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做好考生进入考场前测量体温,按要求佩戴口罩,并有序开展人员疏导,避免人群过度聚集,尽可能减少风险。要遵循错峰错时工作要求,采取分批组织考试、增设考场、增加评卷场所等措施,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要制订考试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防范疫情传播。


| 相关新闻

“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4年,累计吸引5241个科技创新项目参赛,其中来自中国科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源头创新项目占75%以上。
浏览:5次  时间:13:42

合肥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第六中学教育集团、第八中学教育集团、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标志着合肥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集团化发展。
浏览:5次  时间:15:05

根据省厅统一规定,今年秋季学期,普通高中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各校制定学校课程三年规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准备,确保顺利平稳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浏览:5次  时间:11:12

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将在供给精准、硬件扩容、导师提质、教学创新、监管到位等方面发力,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下降。
浏览:4次  时间:10:10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悉,根据本学期高三工作安排,经研究对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时间进行调整。
浏览:3次  时间:09:26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做好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浏览:3次  时间: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