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安徽脱贫故事:干劲足 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安徽日报
浏览: | 时间:2020-10-04 11:07:32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江淮大地处处呈现出一片火热的奋斗场景。中央媒体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多角度展示安徽人民用双手奋力脱贫的故事,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变。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9月27日播放《脱贫攻坚使大湾村迎来美丽蝶变》,报道了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大湾村依靠发展“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安居、乐业的脱贫致富之路。现在的大湾村,茶厂、光伏、漂流、民宿,各项产业越办越红火。 2014年大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2019年超过了8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4000元,是2014年的两倍多。

扶贫车间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人民日报9月25日刊发《小铅笔变成大产业》,报道了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十字路村一家生产铅笔的扶贫工厂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目前,六安市共有156家扶贫车间,累计带动就业5741人,其中包括贫困劳动力1630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9月18日报道了长丰县马郢社区以助学为引擎,探索志愿帮扶、创业助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用文化赋能,走出旅游扶贫的特色发展之路。另外,9月19日又推出《车轮飞转奔小康》,舒城县不断推进公交线路建设。“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当地群众的小康路正越走越宽敞。

盘活“青山”,创新“卖绿”。经济日报9月24日推出《一地生四金盘活绿资产》,报道桐城市黄甲镇盘活林地资源,村民不但能拿到股金和现金分红,还能领到茶厂租金和每月务工薪金。该镇还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高端民宿等,最大限度释放绿色资产潜能。

光明日报9月18日刊发《“马郢计划”,空心村变成网红村》,报道长丰县马郢社区通过“马郢计划”,激发村民建设村庄、参与艺术创造的热情,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短短5年间,马郢社区从零游客发展到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19年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 2016年,马郢社区实现村出列、户全部脱贫,预计今年社区集体收入可超60万元。 9月19日,光明日报又推出《安徽六安:革命老区的脱贫密码》,通过集中养护失能群体、“小”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乡村旅游坚定致富信心,老区人民过上了幸福小康生活。

探索“交通+”模式,舒城县启动交通扶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人日报9月19日头版推出《一元公交进村记》,报道了安徽省舒城县开通城乡、镇村公交线路85条,投放公交车近400台,村民出行不论距离多长,都只需1元。随着交通和物流系统的完善,有的村镇开始探索“交通+电商+扶贫”的新思路。

中国妇女报刊发《一片红土地的“皖”美逆袭》通讯,报道了金寨县大湾村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策的助力下,62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如今,乡村游成了大湾村发展的新动力。

| 中国网韵动安徽直播
| 相关新闻

为提振消费促活经济,7月18日,合肥将发放“魅力合肥·大家购”第四轮2000万元消费券,鼓励在肥消费者,扶持合肥商家,拉动消费。
浏览:4次  时间:10:56

近日从安徽省干细胞学会获悉,中国超级供体干细胞库在合肥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细胞库是我国首个超级供体干细胞库。
浏览:4次  时间:17:34

今年上半年,全省铁路完成投资160亿元,同比增长3 2%,结束了前5个月下降趋势,为全省基础设施领域稳投资作出积极贡献。
浏览:4次  时间:10:49

预计今年全省小麦收购量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社会收购量1000万吨以上,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增,其中最低价收购540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加26万吨。各地正支持夏粮收购。
浏览:3次  时间:09:25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浏览:3次  时间:09:12

2020年5月25日 —中国 · 深圳—全球成长最快智能手机品牌realme 近期发布的“5G全民手机”—realme 真我X50m在realme“破次元 真敢玩”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浏览:3次  时间:16:11


PC版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