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双港镇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生态稻米、小龙虾、甲鱼、大闸蟹等产品品牌,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整体效益。2024年,双港镇党委将“党建赋能兴产业,‘港’式渔业新发展”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成功解决渔业粗放式养殖及品种单一等问题,实现渔业产业高质量新发展。
组建“取经分队”,整合工作力量。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是“书记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会议、现场调度等方式,不断深化“书记抓、抓书记”机制,对项目运行不力的及时分析研判,查找问题根源,研究措施解决问题,扎实推进项目推进落实。同时,通过书记带动、班子成员联动、党建办推动、业务部门协动,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助力“书记项目”落地落实。
谋划“三十六计”,完善产业链条。组织农场与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加强科研合作;成立省内首家乡镇级渔业协会,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构建集“研发—加工—仓储—展销—物流”于一体的特色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挥渔业协会党支部作用,引导各养殖企业良性发展,加力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优质企业;着力推广一批技术先进成熟、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稻渔”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大力发展“一稻两虾”,实现“一田多收”。
创新“七十二变”,做优渔业品牌。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参与水产经营和入股,带动脱贫户200多户480余人增收,通过集体水面和资金入股,村集体经济增收160万元。成功举办第四届龙虾文化旅游节和稻虾产业发展论坛,打响“中国富锌小龙虾之乡”品牌。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借助现有居巢驿民宿、瀚琳别院、桐城文园等旅游项目,以点带面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促就“文旅融合,双核驱动”发展模式。
踏遍“千山万水”,推动项目落地。创建渔业示范基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设工厂化养殖温室大棚,发展设施渔业,申报数字化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基地。推动双港渔业的养殖集约化、产业市场化、企业资本化。与安徽山与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安徽人间鲜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富锌产业发展大会上完成签约,鳜鱼驯化、预制菜加工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国家级数字化养殖基地已完成数字化改造等待验收,有效发展渔港经济。(金聪 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