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大关镇:多元驱动促发展 共绘振兴新画卷

来源:安徽经济网
浏览: | 时间:2025-02-24 15:30:11
近年来,桐城市大关镇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底、人才为脉、治理为根,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为宜居宜业、和美富饶的乡村典范。  
非遗活化,乡风润心,筑牢文化传承之基。大关镇深耕本土文化资源,以非遗传承为核心,打造“乡遇·大关”文化品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在此焕发新生,传承人查月华通过进校园、办展演,让青少年感受传统韵律之美。此外,“旵冲麒麟灯”“胡琴书”等非遗项目融入节庆活动,如端午包粽子比赛、七夕联欢会等,既传承文化又凝聚乡情。镇内还通过“文化墙”“农耕老物件”等景观建设,将村规民约、红色故事融入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培育文明新风。  
绿水青山,产业兴旺,走稳生态发展之路。大关镇坚持“向绿而行”,构建生态与经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托青龙湾现代农业生态园、明月湾家庭农场等,发展集种植、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串联欧家岭起义旧址、金冲瀑布等自然人文景点,吸引游客“打卡”消费。在产业升级上,推广循环农业,如蛋鸭养殖粪便生化处理用于农田灌溉,实现绿色集约化养殖;运用无人机技术发展精准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筑巢引凤,活力绽放,吹响人才引进之号。大关镇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新青年”计划,通过“春风行动”招聘会、线上互动等渠道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2024年,60余名青年达成返乡意向,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镇内搭建“雏鹰讲堂”“村民议事亭”等平台,鼓励青年参与基层治理和项目谋划,集思广益,收集发展建议,推动招商线索落地。  
民众自治,共建和美,创新基层治理之法。大关镇以“高摆经验”为标杆,探索“党员+乡贤”“议事组+积分制”的自治模式。村民自筹资金整治环境、兴修基础设施,如乡贤捐赠路灯、硬化道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近三年清理垃圾200余吨,建成休闲广场20余个,积分超市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兑换奖品价值超5000元。  
下阶段,大关镇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聚焦生态价值转换、文化品牌深化、人才生态优化,打造“生态兴”与“产业强”良性循环的示范乡镇。持续擦亮“生态大关”“文化大关”名片,为桐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傅佳) 
 
 


| 相关新闻

安庆市总工会积极作为、主动探索,精心打造的工会小蜜蜂·梦之队志愿服务队在2月21日上午合肥举行的2024年度全省地方(基层)工会工作创新
浏览:21次  时间:10:13

近年来,乳腺癌和宫颈癌这两种疾病在女性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增强乡村女性的健康意识,积极推进适龄女性两癌筛查工作的落实,麻山村近
浏览:20次  时间:14:36

为持续巩固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营造宜居舒适的乡村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桐城市大关镇小关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浏览:17次  时间:18:48

在芒种时节收获的不仅是麦浪,还有文学的硕果。近日,著名旅外作家刘广元创作的长篇史诗《界河悠悠》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以1934-194
浏览:14次  时间:09:15

随着气温回升,天干物燥且风力大,森林火险等级升高,防火工作进入紧要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近日,桐城市大关镇
浏览:13次  时间:09:57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2025年度春季征兵工作为这片热土注入了新的热血力量。舒巷社区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将其视为培养
浏览:12次  时间:11:01